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留学

国际教育中保留中国印记

2016-04-06 11:48:14330
内容摘要:很多国际学校都打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牌。京华时报资料图片  【适宜人群】一心想出国或者一心想让孩子出国,忽略了对于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中国印记的保留  【家长案例】任欣从小就喜欢国学,读了许多蒙学经典,也喜欢用古文创作,但是她的妈妈认为,这些都是“过时”的盼鳎既不实用不会为考试加...
很多国际学校都打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牌。京华时报资料图片
很多国际学校都打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牌。京华时报资料图片

  【适宜人群】一心想出国或者一心想让孩子出国,忽略了对于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中国印记的保留

  【家长案例】任欣从小就喜欢国学,读了许多蒙学经典,也喜欢用古文创作,但是她的妈妈认为,这些都是“过时”的东西,既不实用不会为考试加分,又浪费时间和精力。初二时,任欣从普通初中转入国际高中,她发现,与妈妈的说法不同,国际学校也有很多跟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保持中国元素对于申请究竟有无帮助?

  【专家诊断】将国际教育看作洋应试,对传统文化在孩子人格养成中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

  【专家处方】尊重孩子意愿,出国前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注重传统教育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国际教育的升温从国际学校数量可见一斑。去年有媒体报道称,仅2012年,在中国内地注册的国际学校数量就从22家猛增至338家,其学生入学人数增加了25倍,达18万多人。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也让国际学校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日益本地化。

  不少家长疑惑,既然国际学校培养的孩子目标都是要出国的,是否意味着可以提前适应国外文化,而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呢?

  记者采访中发现,无论是私立国际学校,还是公办校的国际部,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都是一致的:不仅不放弃,反而格外重视,甚至用“热捧”都不为过。不少国际学校达成共识,即真正的国际学校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在出国前,为学生x造更多的条件了解传统文化,是不少国际学校目前一致的选择。

  北京四中国际部校长石国鹏介绍,四中所采取的教育模式,既与国际接轨,又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国外大学录取h国学生,为的是丰富自己的种族文化,要的就是中国学生身上的民族烙印,而不是招一个中国面孔的“ABC”。他说,希望所有的学生毕业的时候都有一个“made inChina”的印记,只有能够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人才,才是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一个缺乏自身民族认同感的人,孤悬海外,只能是一株浮萍,永远也不会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石国鹏说,国际化人才首先应该是中国化的人才。一个中国学生最重要的是自身的特色,与美国学生的差异,要保持e际化竞争力。要做到中国化,就必须在学习并理解西方现代文明的同时,夯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

  传统文化课程在国际学校生根

  与石国鹏看法类似的还有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张捷和力迈国际高中校长刘柯。

  刘柯表示,虽然办的是国际学校,但中国的也是国际的,中国元素也是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孩子从小生活在这里,与这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根在这里,出国留学并不能改变这一点。在刘柯看来,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积淀,让孩子在出国前多感受传统文化,对于开发自身潜能,发掘自身优点,提升自信心方面很有帮助。

  张捷也认为,国际学校应该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备本土情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新英才的办学理念中,就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为兼具国际化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情怀的人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强调中西文化融合首先体现在不少国际学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的课程,以保留学生的中国印记,提升他们在海外学习的持续竞争力。除了开设课程之外,他们更多地强调将中国传统文化'入国际教学中,在世界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中国身份认同。

  在课程上,比如力迈国际高中面向全校学生以选修和讲座等形式展开本土文化教学,开设了国画、书法、京剧p多种传统文化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新英才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大量的经典诵读课。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或者学前班时已经会背《千字文》和《三字经》了,并不是要求学生去理解去掌握,而是让他去体会那种韵律,对古文产生兴趣,打下厚实的基础。除了阅读之外,书法、国画、p统经典舞蹈等,直接列入正常课表。比如美术课就有国画或者陶艺,专门的书法课,体育课男生是武术、女生是舞蹈,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情怀。

  美国利弗莫尔国际学校执行校长张静博介l,利弗莫尔国际学校属于原汁原味的引进校,包括资质、课程、教学、师资等全部与美国是一样的,目前已经有了北京、天津、南京几个校区。不过,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根据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加入了20%左右的中国课程,包括中文、文化、国学等。

  “我们一直坚信,中文没有基础的话,英文也是学不好的。”张静博说,为此,他们在完成美国学校规定的学时、学分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比如中国文学、诗词作品赏析等,每周都会有专业的老师前'授课。

  除了课程之外,还有不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比如茶道、书法、绘画等,学生们可以练习、表演,或者参加校内比赛。在体育课中,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r,每周都请教练教授太极,一方面强身健体,让体育课不那么枯燥,另一方面也激发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出国之后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张静博坦言,如果都是高中毕业再出国t对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肯定能到达一定层次,但是他们的学生很多都是初中、高中就直接到欧美中学就读了,许多家长也会担心孩子太小,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会出现断层。因此,他们才决定拿出20%的比例融入中方课程,力争让孩子在出国前就已经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到国外以后也能成长为全面的、人格健全的人才。

  中国元素不再是稀缺资源

  所有国际学校都:捧传统文化,是否会降低中国元素的含金量?新东方前途出国分公司管理中心本科志诚项目负责人于恩晞认为,随着中国申请出国学生数量的剧增,中国元素对于美国大学来讲已经不再是稀缺的资源了,因为近年来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学进行学习,中国学生在申请时所具备的中国:素其实已经不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了。是否被录取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美国大学的招生标准以及这所学校是否希望招收到更多的具备中国元素的学生。如果招生官觉得这个学生的经历非常特别,例如他会武术,能够从他这个特长中看到这个学生的其他特征,例如对一项现如今很少有人具备的:长保持着热忱,并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那么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分析这个学生对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是有恒心的,这是美国大学招生官所希望看到的。

  “我们在美国其实无形中会学习到b少美国的文化,但我们不应当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化,应当是一个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过程。”于恩晞说。

  学校案例

  北京四中:十几门传统文化课程培养“中国心”

  北京四中的课程设置采取的也是中西合璧的方式。石国鹏介绍,所谓中西合璧,就是选择中西课程中最优质的东西,要使学生有世界眼光,世界胸怀,但更要有中国心,能在世界的范围上去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石国鹏说,他经常跟学生讲:“你在美国,你就是主流文化之一。”毕竟身处异国他f,如何能与真正的主流文化平等对话?石国鹏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交换。

  “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我就曾经用一道不怎么正宗的‘糖醋排骨’征服了全系的外国教授。”受此启发,烹饪课;也出现在了四中国际部高三下学期的课程表中。

  石国鹏介绍,他要求所有学生在出国前都要学做6道菜,6道菜并不固定,可以活学活用,原料也并不复杂,都是可以轻易在美国超市买到的。为了让孩子们喜爱烹饪,这门课程还曾邀请过顶尖大厨授课。

  除了烹饪课程之外,石国鹏介绍,四中还开设了十几门中国文化的选修课,接蟹岣坏拇统文化讲座,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比如中国文化简述、古文字学初阶、先秦诸子、史传文学、论语选讲、世说新语、古典诗词鉴赏、中国现代诗歌选讲、鲁迅诗文选讲、中国传奇故事、中国传统节日(中秋、春节、清明和端午)、三苏与三曹、清代人物选讲(林则徐与李鸿章健⒍粤文化、文化之“俗”、话剧艺术欣赏与实践。

  “这个学期,我们请顾德希先生、李家声先生这样公认的语文教学方面泰山北斗级的人物给我们的学生讲思维方法、中国哲学、中国文x、中国历史……没有高考的压力,没有应试,不用写模板作文。”石国鹏说。


   相关评论
俄中传媒资讯网联系QQ:1076840696  微信feiyankeji0323  京ICP备10004829号-1